在我的房間裡,有一張舊舊的木椅。它的椅面磨得光滑,椅腳略顯斑駁,坐下去時還會發出吱吱的聲音。有人說它應該換掉了,但我始終捨不得。因為對我來說,那不只是一張椅子,而是一段段回憶的承載者。
這張椅子是爺爺親手做的。小時候,我常坐在這張椅子上聽他說故事。他會一邊削著鉛筆,一邊說他年輕時如何從山裡背著柴回家、如何自己學會做木工。我總是聽得入神,心裡對這張椅子也充滿敬意,因為它不只撐起我的身體,也承載著爺爺的歲月。
後來爺爺過世了,這張椅子成了我們家的一份傳家寶。它雖然不像高級椅子那樣舒適,也不符合現代的設計美感,但每當我坐上去時,彷彿又能聽見爺爺溫暖的聲音,感受到他溫暖的手掌輕輕放在我肩上。
這張椅子陪我度過了無數個讀書的夜晚。從小學寫功課,到國中準備段考,再到高中挑燈夜戰迎接學測,它總是默默地守在我書桌前,不曾缺席。每當我累了、煩了、想放棄時,只要坐回這張椅子,看看椅背上那些細微的刻痕,我就會想起爺爺曾說的那句話:「木頭雖硬,但心要柔。」我明白了,再堅硬的困難,也敵不過柔軟而堅定的心。
有一次,我的朋友來我家玩,他不小心坐上這張椅子時,發出嘎嘎聲,他說:「這張椅子怎麼這麼老,早就該丟了吧!」我笑了笑,沒有生氣,反而跟他說起這張椅子的故事。他聽完後,竟主動問我:「那你會修椅子嗎?」我點點頭,因為這些年來,為了讓它繼續陪伴我,我學會了簡單的修補技巧。每一次上漆、換釘、補裂縫,我都像是在與爺爺對話,延續他的手藝與心意。
或許對別人來說,椅子只是個家具,是用來「坐」的東西;但對我來說,它是一段生命的延伸。它見證了我從孩子變成少年的過程,也默默承載著我的喜怒哀樂、夢想與掙扎。
現在,家裡也有很多新椅子,柔軟、可調高度,甚至還能按摩,但我仍習慣坐回那張舊木椅上。因為那不只是「椅子」,更是我的心靈角落,一個屬於記憶的座位。
未來不論我到哪裡,我都希望能帶著它,就像帶著爺爺、帶著過去的我,一起走向未來。因為這張椅子早已不只是一張椅子,它,是一段時光的凝結,一個家的重量。